美國生柴政策利多程度不及預期,拖累棕櫚油高位回落。展望后市,產地進入減產周期,庫存下降利多棕櫚油,但國內庫存累積,消費難有起色,又限制棕櫚油漲幅,短期內棕櫚油期貨有望延續振蕩走勢。
豆類基本面乏善可陳
美豆和豆油期貨是國際油脂油料價格走勢的風向標。上周美國環保署將2023年生物燃料規定用量提高到208.2億加侖,其中58.2億加侖是先進生物燃料(主要來自豆油),這只比早先要求的206.3億加侖高出約1%,令市場感到失望,引發豆油期貨大幅下挫,除12月合約以外,所有成交活躍的合約全線跌停。這拖累馬來西亞、大連棕櫚油期貨在上周四、周五連續兩日大跌。
另外,豆類基本面近期較為平靜。美豆收獲完畢,處于集中上市期,密西西比河運輸恢復,但美國鐵路工人可能罷工對美豆出口不利。巴西大豆播種基本結束。阿根廷大豆播種延遲,政府刺激阿根廷大豆出口。近階段阿根廷大豆產區干旱可能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,但現在狀況還未惡化,不足以推動一波行情。多空消息對沖,使得美豆11月份以來維持小幅振蕩。
主產國進入減產周期
和美豆油相比,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略顯強勢,這是由于馬來西亞棕櫚油生產逐漸進入減產周期,加之出口小幅增加,庫存有止升轉降的可能。據報道,馬來西亞聯合種植園有限公司稱,由于暴雨和洪水擾亂種植園運營,馬來西亞11月份的棕櫚油產量可能比上月下降5%到8%。由于10月、11月的降雨量遠高于往常,使得幾個產區的鮮果串無法收獲和運輸。今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總產量估計為1820萬至1840萬噸。由于無法收獲田間的鮮果串,馬來西亞至少損失了120萬噸棕櫚油產量,相當于600萬噸鮮果串。據南部半島棕櫚油壓榨商協會(SPPOMA)數據顯示,2022年11月1—3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單產減少8.38%,出油率減少0.01%,產量減少8.43%。據船運調查機構SGS公布數據顯示,預計馬來西亞11月1—30日棕櫚油出口量為1519560噸,較10月同期出口的1477713噸增加2.83%。
棕櫚油供需邊際改善
隨著外盤棕櫚油下跌,我國棕櫚油進口利潤窗口打開,近幾個月來棕櫚油進口量快速回升,加之下游需求不振,沿海地區棕櫚油庫存迅速回升,達到近幾年同期最高水平。
庫存持續增加,除了進口到港量增加較多外,下游提貨慢也是重要原因。但近期防疫政策逐步優化,油脂消費有望轉好。另外,第四季度也是油脂消費相對旺季,元旦、春節等節日次第臨近,下游小包裝油生產企業節日備貨開始啟動,有望增加包括棕櫚油在內的油脂消費,從而成為棕櫚油期貨的有力支撐。
綜上所述,國內供應大幅增加,但需求邊際改善。國外棕櫚油主產國進入減產周期,但國際豆油基本面利多匱乏。多空因素交織,利好利空對沖,棕櫚油期貨短期內維持振蕩走勢。
版權所有:如皋市雙馬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:江蘇省如皋市東陳鎮雙馬化工園
qq:13908802 郵箱:rgsmchem@foxmail.com; 手機:13962759595; 聯系人:王經理